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换届会议暨2025年学术年会在邕召开
3月28—30日,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广西中医药学会、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共同承办的“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换届会议暨2025年学术年会暨广西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学术年会”在广西南宁召开。会议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来自全国各地800余名专家学者现场参会,同襄中医民族医脾胃病学科发展伟业,擘画中医民族医传承创新鸿猷。
开幕式上,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平高度肯定了脾胃病分会工作,并向分会第三届理事会提出了四点建议:强化政治引领,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创新学术机制,搭建高水平平台打造学术高地;深化健康教育,依托现代技术提供权威健康指导;培育人才梯队,重点培养领军及创新人才团队。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黎甲文指出,全区中医药系统紧扣国家战略部署,立足资源优势,强化守正创新,全力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建设。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彰显了中医药行业紧跟政策导向、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推动传承创新发展的坚定决心。
广西中医药大学校长、广西中医药学会会长姚春表示,本次会议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的重要实践,通过搭建国际学术平台、落实人才科技战略,旨在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推动脾胃病领域创新发展。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桂雄斌全面介绍了医院及其脾胃病学科建设成果,希望脾胃病学科抓住历史机遇,传承好中医精髓,积极吸收现代医学成果,进一步推动脾胃病学科的创新发展。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会长谢胜回顾分会挖掘民族医药经验、推动学术共享的成果,表态将持续携手中西医民族医,搭建高水平学术桥梁,推动脾胃病学科多维度跨越式发展。
大会期间举办了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换届会议,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秘书长刘晓峰主持换届选举,并选举产生了第三届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理事会。同时,会上成立了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理事会党小组。大会为新当选的脾胃病分会终身名誉会长、名誉会长、顾问、会长、民族医执行会长、副会长及分会秘书处颁发证书。
2025年学术年会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推脾胃病学科创新发展”这一主题,聚焦脾胃病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国医大师杨春波,全国名中医赵文霞、刘启泉,岐黄学者唐旭东、张声生、沈洪,外籍专家段大跃,经方名家许家栋、袁红霞等190多名国内外相关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分别在名家论坛、消化疑难危重病论坛、经典名方与中医民族医特色技术论坛、消化内镜论坛、广西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学术交流会、中医临床思维培训交流会上进行演讲授课、交流讨论、分享心得。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治未病学科带头人谢胜教授再次当选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会长,并在会上作《基于“五行十态体质”体病相关认识探索GERD中医病理模型的构建》专题演讲,分享了其领衔的五行十态体质研究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得到与会专家广泛赞誉。脾胃病分会秘书长黄晓燕解读了谢胜牵头的《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多民族医诊疗专家共识》。
在名家论坛中,国内脾胃病专家传承经典理论、规范GERD诊疗、创新构建 "五行十态体质" 中医病理模型、推动多民族医学融合,为脾胃病群体化防治与个体化精准治疗开拓新范式。
本次大会汇聚国医大师、海外学者及多领域专家,聚焦脾胃病慢性病、疑难病及急危重症的诊疗创新,通过多元化视角与前沿形式,搭建学术交流与名医经验传承平台。会议深入探讨中医民族医药特色疗法及中西医协同诊疗方案,推动学科传承创新、技术升级与影响力提升,为民族医药年会树立新标杆。

开幕式现场
单点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