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国强院士团队为学校师生作“名家大讲堂”学术报告
3月19日,我校举行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名家大讲堂"学术报告会,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国强率团队核心成员张建革、蒋昌盛、吴晟到校指导交流,其中张建革教授、吴晟青年研究员担任主讲嘉宾。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姚春出席活动,党委常委、副校长肖健主持报告会,相关单位负责人、科研骨干及硕博研究生等150余人参会。
林国强院士在致辞中强调,广西中医药大学应充分把握区域特色,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的申报契机,深化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创新中药研究院的合作。他指出,双方在化学合成、结构生物学及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技术平台优势互补,将为构建校际协同创新机制、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林国强院士呼吁青年科研工作者把握时代机遇,为传承创新中医药事业贡献智慧力量。
张建革教授以《基于中药及天然产物分子的创新药物研究》为题,系统解析了天然药物研发的全链条创新路径。她通过抗缺血性脑卒中候选药物的典型案例,生动展示了从活性分子筛选、结构优化到临床转化的完整研发体系。其团队构建的高通量筛选模型与天然产物分子库,显著提升了药物发现效率,为中药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吴晟青年研究员在《合成生物学助力植物天然产物生物合成》报告中,重点阐述了合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生产中的突破性应用。团队通过基因组测序与代谢通路解析,成功实现独角金内酯的微生物全合成,攻克了传统化学合成手性控制难、成本高的技术瓶颈。他还解析了银杏内酯、大戟二萜等复杂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通路,实现微生物发酵生产单体。这些研究成果为推动珍稀中药活性成分的绿色制造,降低对植物资源的依赖提供了新思路。
本次报告会聚焦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前沿,通过多学科交叉视角深化了师生对中药创新研发的理解。会后,林国强院士团队实地考察了中医药壮瑶医药研究院和广西壮瑶药重点实验室,深入了解"桂十味"道地药材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并就科研平台建设与特色药材开发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报告会现场
考察现场
单点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